【五声体系】
五声体系:大调式和小调式均属于欧美为主的七声音阶体系,也是现代西洋乐理的基础,中国由于西方文化的输入,在音乐上中国己趋向于西方而融为一体,用现代的西洋乐理解释中国古代的五声体系也是势所必然。
我国民族传统的调式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五声调式,五声音阶的五个音分别为: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规定为正音,相当于首调唱名法中的“多、来、米、手、拉”,是用五度相生法(取弦的2/3)连续生成的,最后纳入一个八度内作为五声调式。
如下:以C为宫,相隔五度生成五音
五声音阶也用于小提琴、二胡等弦乐器的定音,所以一些民族曲调在弦乐器上演奏会觉得很适应。
古籍《管子。地员篇》(约公元前700年)是这样描绘五声的:凡听徵、如负猪豕,觉而骇。凡听宫,如牛鸣窖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音疾以清。
用“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中那一个音作为主音,就是这个音的调式。
【宫调式】把生成的五音纳入一个八度内;这就是以“宫”为主音的五声调式,叫宫调式,它的结构如下:
【商调式】以商为主音的商调式音阶图。
【角调式】以角为主音的角调式音阶图。
【徵调式】以徵为主音的徵调式音阶图。
【羽调式】以羽为主音的羽调式音阶图。
用根据某一调式音阶作成的歌曲,就叫这一调式的歌曲,例:用五声商调式音阶作成的歌曲,就叫五声商调式歌曲。都常常把主音作为这一歌曲的开始音,又用主音来结束这一乐曲。
五声调式缺乏半音和三整音,也就是没有半音的“米——发”与“西——多”与三整音的“发——西”与“西——发”,格调平和,宫——角之间是唯一的一个大三度。多以大三度与纯四度的各种不同结合方式即:多来米、来米手、等三个音的发展推动旋律。
在五声调式中,宫音(多)的位置在音列上固定不变。用宫、商、角、徵、羽轮流作为主音, 可以变化出五个不同的调式,这五个调式的主音在不同的位置上,宫音却在同一位置上,这就叫同宫系统调式。如以上五个调式就是以C为宫的同宫系统的五声调式,所以都是C调,同宫系统由于存在于同一自然音级,所以各种调式之间可以进行自然流畅地交换。由此给曲子带来清新的对比色彩。
以下录谱例歌曲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