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声调式中的“角——徵”和“羽——宫”之间,相当于西方的自然大调式的“米——手”和“拉——”,都是小三度,中国古代的音乐家们就总结出用偏音充实其中组成七声调式,大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能力,偏音分三种。即:
“变”,是指降低半音。 “变宫”,相当于大调式中的“西”。
“变徵”是“徵”降低半音,这个音在“发——手”之间,相当于大调式中的“”(降手)。也等于“
”(升发)。
“清”,是指升高半音。 “清角”相当于大调式中的“发”。
“闰”,是把“宫”音降低一个全音,相当于大调式中的“”(降西)。
用偏音充实了小三度之后,可生成三种调式。即“清乐,雅乐,燕乐”。
【清乐】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在“角——徵”之间加入“变宫”和在“羽——宫:之间加入“清角”,以此所生成的七声音阶叫“清乐“。如下:
可以看出,以上的七声音阶与大调式几乎完全一样,这就是以“宫”为主音的清乐宫调式。
清乐可以分别用“宫,商,角,徵,羽轮流作为主音,组织成五种不同的调式即;清乐宫调式,清乐商调式,清乐角调式,清乐徵调式,清乐羽调式。
【雅乐】在五声调的基础上把“变宫”加入“羽——宫”之间和“变徵”加入“角——徵”之间,由此生成的七声音阶叫“雅乐”。如下:
这是以“宫”为主音的雅乐宫调式音阶,雅乐也可以分别用五声调式的五个音作为主音,组五种不同的的调式。即:雅乐宫调式,雅乐商调式,雅乐角调式,雅乐徵调式,雅乐羽调式。
【燕乐】把“宫”音下降一个全音(也就是二个半音)为“闰”,在“羽——宫”之间加入“闰”和“角——徵”之间加入“清角”,由此生成的七声音阶叫“燕乐”。如下:
以上是以“宫”为主音的燕乐宫调式音阶,燕乐也可以用五声调式中的五个基本音排列出五五种不同的调式,即;燕乐宫调式,燕乐商调式,燕乐角调式,燕乐徵调式,燕乐羽调式。
七声音阶由于己加入了偏音,己经不同于五声音阶,各相邻之间也己经产生了减音程和增音程,七声调式虽然在形式上己接近和相当西洋大调式和小调式,但由于七声调式仍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偏音仅仅起到了经过和装饰作用,在我国民族调式中对待偏音的音高也不是十分强调一成不变的绝对高度,它的倾向性也不十分明显,因此,中国的民族七声调式与西洋大调式和小调式有明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