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人喜爱,但一碰到要识阅简谱五线谱,十有八九要头痛,尤其是这个《五线谱》,真正能识唱的,没有几个人,为什么乐谱就这样难识难认呢?尤其是这个《五线谱》。
这个《五线谱》当初设计的时候就是叫你为难,一个调式就七个音,搞得这么复杂,这是一种业内的“隐蔽文化”作祟,就如同我们以前的老中医开药方,龙飞凤舞的,故意潦草得谁也不认得,但配药的中药房却能认得,如同这个《五线谱》,刚开始的时候是一种叫《纽码谱》的乐谱,各个音都有不同的形状来表示,如方块,三角形,园形, 还好认,可是后来,化成一个个小点了,横线加了一根又一根,点子又小,线条又多,多少费眼力,历来学音乐的,吃够了它的苦头,我敢说,《五线谱》永远不能普及,因为它太复杂了,可有的人却愈复杂、愈欣赏,非得深奥莫测,类似于行业暗语,人家不懂,才显得你有学问,我看毛病出在这里。
《五线谱》是由于把乐理都搬到谱子上,好比吃一只菜,把厨房冰箱油盐酱醋都搬到了客厅里,那十二个调的调号,有几个人能仔细写出来,再加上中间的音再加升降号,变化莫测的,很难懂的,要仔细看才能明白。
现在的情况,《五线谱》就象医学界当年废旧的拉丁文,中医潦草字,现在卫生部推广的是处方用中文,用正体,要使病人也能认识,但保守的医生很反对,处方病人识得,不就是剥去了医学神秘的一层光环,但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旧的不合理的总要被人们抛弃,现在,处方抛弃了拉丁文,用中文,总的来说,是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利国利民。
现在,我们的音乐也不就是这样的吗?以识谱为光荣,识谱者,并不希望大家都学会,大众识谱会降低他的地位,我们音乐界就象当年医生处方用拉丁文,中医用潦草字,卖秘诀卖关子一样道理,但社会是在发展的,新的总会代替旧的。
难道我们非要把乐谱搞得繁琐难懂,才显得音乐家的博大精深吗?故作高深、权威至上,这就是中国文化人的通病?我倾向于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让初学者的音乐文字进入门槛比较底,不光是为了中国人自己,也是为了汉字在音乐领域争得一席之地,我的思想是属于激进的创新改革派的,我不相信这个《五线谱》《数字简谱》几百年后还会是这个老样子,永远不变吗?妇女缠足有上千年,不是也改了。(大众乐谱孙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