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英国人首先开发的一种以字母作为音符的简易记谱法
概述:
《字母简谱》是以字母作为音符的一种简易记谱法,是有别于《数字简谱》的另一种简谱。(见:字母简谱网、字母简谱简介--副标题--概述),这种记谱法首先起源于西方,欧洲的 《Tonic Sol-fa》称作《索法谱》或《字母谱》等,是在1860年由英国卫理公会牧师约翰 · 柯温 (John Curwen1816-1880) 首先加工整理而成。由于教会的推广很快流行全球,一度在欧美西方民间广泛传播。
《字母简谱》是以流动唱名法(也称首调唱名法)为基础,用 D R M F S L T(也用小写字母)代表大调式的:多、来、米、法、手、拉、西、七个音级作为音符,用一根音符同样宽度的小横线 一 作为前面音符的延长符号,按拍分组,按拍记谱。没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一大套理论,也没有各种音符下划线,也没有附点音符,不必使用2/4、4/4等拍号,在识谱视唱中减少了附加的思维过程。做到了视觉对象是相应听觉对象的直接转换,是一种不依赖于记忆和心智计算直观的记谱体系
《字母简谱》又称《字母谱》英文名《Letters Music Notation》
前言
《字母简谱》是一种最简单的文字记谱法,按拍分组记谱,又由于字母标音,所以初学者能直接轻松视唱,避免了乐理中大量的记忆思维介入。
《字母简谱》为流动唱名法(也称首调唱名法)的记谱法,所以每支乐曲都要先表明主音的音高,如:Do=F、 Do=G 等,就能记录各种音乐如单声部,多声部,复拍子、和弦、各种连音以及1/8拍以上的细化音符,下面先从普通的单声部开始介绍这种记谱法
音的高低
七个字母音符的发音就是“唱名”,标注如下:
汉字注音: 多 来 米 法 手 拉 梯
英语拼音:Doh Ray Me Fah Soh Lah Te
字母简谱七个音符简化至单个字母:D R M F S L T (也可用小写字母)
“汉语拼音” 与 “英语拼音”,唱名简化至单个字母都是相同的。第七个音符唱成“梯”。
再在音符的右上标1表示升一个八度的高音,右下标1表示降低一个八度的低音,用右上标 2表示超高音,右下标2表示超低音。如图:1
《字母简谱》的音符,每一拍中不管音符的多少,都列为一组,一般情况下,分成三种。如下:
1、一拍一个音,如: S 即:1拍
2、一拍二个音,如: MF 即:1/2+ 1/2 = 1拍
3、一拍四个音,如: SMRD 即:1/4+1/4+1/4+1/4=1拍
《字母简谱》把每一拍音符列为一组,每小节第一拍强拍前记上小节线 | 小节中其它弱拍之间用3~5个空格分开。
音符的延长符号用一条与音符同样宽的横线 – 表示,休止符号用 O表示。根据需要,所有音符的位置都能用“延长符号”或“休止符号”代入,代表的时值与音符相同,其它各种记号如升降音符号、反复记号、倚音记号、均与《数字简谱》一样。(孙枝荣/文)
谱例:正月里来是新春、图、3
谱例:茉莉花、图、4
谱例:月儿弯弯照九洲、图、5
谱例:奇异恩典、图:6
谱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图、7
谱例:孟姜女、图、8、
谱例:康定情歌、图、9
谱例:欢乐颂、图、10、
谱例:多来米(1)、图、11、
谱例:多来米(2)、图、12、
谱例:正月里来迎新年、图、13、
谱例:正月里来迎新年、图:14(无数字简谱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