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联系电话:18158530687
联系人:孙老师
第五节、调号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8日
字号: [大] [中] [小]

(一)、调

就是调式音阶在音列上的音高的位置。

《五线谱》加了谱号组成谱表,但谱表上的线与间,只能记录键盘上的白键基本音,不能表达任何黑键的音(升降音),大调式音阶C调一组音符都在白键上,其他各种调都有数量不同的黑键音(升降音),所以只好在五线谱谱首记上升降号,以适应不同音高的调式音阶的记录,这就叫调号,其中一部分都用升号来标记,叫升号调,另一部分都用降号来标记,叫降号调。

图片1.png

五线谱依照调式音阶的需要,来确定升降号的位置,先确定一个大调式的音阶主音Do(多)在线谱上的位置。这个音名,就是这个调的名称, Do(多)= G,就称G大调, Do(多)= F就称F大调。

大调式音阶从C开始依次到B音为止,一组键盘中黑白键每个音都可以当作Do(多),由此来形成十二种不同的调,十二个音都可以作为大调式的主音Do(多),十二种音高的调号都有自己的谱表,在键盘上有十二种位置,学习五线谱必须细致地找出它的规律性后,就能熟练地阅唱音谱,也就能很快地掌握键盘知识。

(二)十二平均律  调的五度循环图、键盘图、

谱号后面没有升降号的就是C大调,即1(多)= C,从C大调到G大调提高了五度,只改变了键盘上一个键,就成G大调,再增加五度从G大调到D大调也是再改变键盘上一个键,就成D大调,这样依次改变,实际由于到图片12.png大调后升号多于六个,逐由C下降五度至F,黑键的改变记降号,如此共变调十二次,每次改变一个键,最后可以回到C大调。这就是十二平均律的特点,用十二个音,变出高低不同的十二个调。

图片2.png

1、C大调五线谱谱表及键盘图(a小调)

把键盘上的CDEFGAB七外基本音加高音C八个白键依次弹一遍,就是:Do(多)=C的大调式音阶,它的唱名就是:Do、Re、Mi、Fa、So、La、Ti、Do’这就叫基本调,学习调的变化,键盘的弹奏都要从这一基本调学起。

以下是键盘上的大调式音级示意图及《五线谱》中表达方法。如下:

图片3.png

如下:C大调高音谱表音的高低。Do(多)在下加一线。

图片4.png

C大调低音谱表音的高低,Do(多)在上加一线:

图片5.png

C大调在中音谱表音的高低、Do(多)在三线上;

图片6.png

2、G大调五线谱谱表及键盘图(e小调)

升五度,把G作Do(多),把F键换成图片7.png,这样“La——Ti”就符合G调大调式的全音结构了,而后面一个是G键即高音Do(多)。与图片7.png也正好相隔半音,也正好符合大调式的半音结构,一个G调的大调式结构就完成了。(如下图)

同样《五线谱》上的F线也要加上升记号,用升号表示的调都叫升号调。

C大调和G大调音高相差五度,只换一个键,所以谱表和键盘上的变化很小而关系最密切,根据C大调很容易找出G调在键盘上的位置。这种二个调之间的由于相差最小,称作:近关系调。以下变调中相邻二个调都相差一个键的二个调,都是近关系调。

G大调的大调式音阶在键盘上的位置示意图的如下:

图片8.png

G大调的高音谱表:

图片9.png

G大调的低音谱表如下;

图片10.png

G大调的中音谱表如下:

图片11.png

3、 D大调五线谱谱表及键盘音位图(b小调)

从G大调到D大调相差也是五度,所以只要变动一个键,就能适合D大调的结构。

在原来G大调的基础上,把键盘上的D作为1(多),再把原来的C升高为图片12.png,就是D大调的结构。D大调有二个升号,如下:

图片13.png

以下是D大调的谱表。

D大调高音谱表:

图片14.png

D大调的低音谱表:

图片15.png

D大调的中音谱表:

图片16.png

4、A大 调五线谱谱表及键盘图(图片7.png小调)

A调是在D调的基础再改变一个G键,一共是三个升号,图片17.png图片12.png图片18.png 。也就是键盘上一个音阶内是三个黑键。如下图:

图片19.png

A大调的高音谱表图:

图片20.png

A大调的低音谱表图:

图片21.png

A大调的中音谱表:

图片22.png

5、E大调的五线谱谱表及键盘图(图片23.png小调)


E大调在原来A调三个升号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图片24.png ,一共有四个升号:图片17.png图片12.png图片18.png、和图片24.png

E大调在键盘上一个音阶一共是四个黑键。如下图:

图片25.png

   

E大调的高音谱表:

图片26.png

E大调的低音谱表图:

图片27.png

E大调的中音谱表:

图片28.png

6、B大调的五线谱谱表及键盘图(图片29.png小调)

B大调在原来E调的基础上再加一个 ,一共为五个升号即五个黑键图片17.png图片12.png图片18.png图片24.png、 再加一个图片30.png   键,

键盘图五个黑键如下图:B大调较少用。

图片31.png

B大调与图片32.png调键位是一样的,它们是等音调。

B大调的高音谱表:

图片33.png

B大调的低音谱表:

图片34.png

B大调的中音谱表:

图片35.png

7、图片17.png大调的五线谱谱表和键盘图(图片36.png小调)

图片17.png大调的调号是六个升号,在原B大调五个升号基础上再加一个,一共六个升号,图片17.png图片12.png图片18.png图片24.png图片30.png   再加一个图片37.png,即一个音阶中一共五个黑键。

图片17.png大调在十二平均律中与降种调号的图片18.png调在键盘上音高是一样的,它们又叫等音调。  如下图:图片17.png谱表在理论上成立,实际上几乎不用。要用就用图片18.png调。

图片39.png

图片17.png大调的高音谱表:

图片40.png

图片17.png大调的低音谱表:

图片41.png

图片17.png大调的中音谱表:

图片42.png

8、图片12.png大调的五线谱谱表及键盘图(图片43.png小调)

图片12.png大调是在图片17.png大调的六个升号的上面再加一个升号,就是七个升号, 图片12.png大调是C大调所有的音都升高了半音。谱表上七个升号是:图片17.png图片12.png图片18.png图片24.png图片30.png  、图片37.png图片44.png,键盘上一个音阶中一共是五个黑键。

以下是图片12.png大调的键位图:图片12.png调与图片24.png调是等音调,图片12.png调谱表只在理论上成立,实际上因记谱与弹奏复杂并不使用。音乐家们常用边上的C调或D调代替。

图片46.png

图片12.png大调的高音谱表:

图片47.png

以下是图片12.png大调的低音谱表:

图片48.png

以下是图片12.png大调的中音谱表:

图片49.png

9、F大调的五线谱谱表及键盘图(d小调)

如下图:把C大调键盘的C依次从C、B、A、G、F,下降五度,到F键,就开始生成降号调,用降号表示的调号叫降号调, F调是一个降号最少的降号调。

把F作1(多),把C调中的B音换成图片50.png,就是Do(多)=F 的:F大调。C大调与F大调相差一个键,这就是所谓的:近关系调。变调中相邻的调相差一个键的都是近关系调。

图片51.png

F大调的高音谱表图:

图片52.png

F调的低音谱表图:

图片53.png

F调的中音谱表图:

图片54.png

10、图片50.png大调的五线谱谱表和键盘图(图片55.png小调)

图片50.png大调的调号是二个降号,图片50.png图片62.png,在键盘上一组中是二个黑键,如下图:

图片57.png

以下是图片50.png大调的高音谱表:

图片58.png

以下是图片50.png大调的低音谱表:

图片59.png

以下是图片50.png大调的中音谱表:

图片60.png

11、图片62.png大调的五线谱谱表及键盘图(c小调)

大调调号是三个降号,分别是图片62.png图片50.png图片64.png。也就是一组中三个黑键,如下:

图片65.png

以下是图片62.png大调的高音谱号:

图片66.png

以下是图片62.png大调的低音谱号:

图片67.png

下是图片62.png大调的中音谱号:

图片68.png


12、图片64.png大调的五线谱谱表及键盘图(f小调)

大调调号是四个降号,分别是:图片62.png图片50.png图片64.png图片45.png在键盘上一组中是四个黑键。如下:

图片69.png


图片64.png大调的高音谱表,如下:

图片70.png

图片64.png大调的低音谱表:

图片71.png

图片64.png大调的中音谱表:(三线为 C )

图片72.png


13、图片45.png大调的五线谱谱表及键盘图(图片101.png小调)

图片45.png大调有五个降号,分别是:图片62.png图片50.png图片64.png图片45.png图片38.png。在键盘上也就是五个黑键。图片45.png调较少用。如下: 

图片73.png

图片45.png大调的五线谱高音谱表如下:

图片74.png

图片45.png大调的五线谱低音谱表如下:

图片75.png

图片45.png大调的五线谱中音谱表如下:

图片76.png

14、图片38.png大调的五线谱谱表和键盘图(图片77.png小调)

图片38.png调有六个降号,分别是:图片62.png图片50.png图片64.png图片45.png图片38.png图片32.png。键盘上是五个黑键,其中图片32.png实际上的图片78.png键。图片38.png大调较少用。

图片38.png调的键盘图如下:

图片79.png

图片38.png大调的五线谱高音谱表如下:

图片80.png

图片38.png大调的五线谱低音谱表如下:

图片81.png

图片38.png大调的五线谱中音谱表如下:

图片82.png

15、图片32.png大调的五线谱谱表和键盘图(图片83.png小调)

图片32.png调号有七个降号,分别是:图片62.png图片50.png图片64.png图片45.png图片38.png图片32.png图片85.png。其中图片85.png实际上就是图片84.png键,由于十二平均律这同一键的二个音名在其它律制上有不同的意义,所以应使用图片85.png来记录。但实际上键盘上是五个黑键。

如下:图片32.png大调谱表只在理论上产生,实际上不用的。要用就用等音调B调。

图片86.png

图片32.png调的五线谱高音谱表如下:

图片87.png

图片32.png调的五线谱低音谱表如下:

图片88.png

图片32.png调的五线谱中音谱表如下:

图片89.png

(三)等音调:

以上一共有十五个调,也许有人要问,一组键盘一共就十二个音,怎么会有十五个调呢?问题在最后的三个黑键升降音的调重复出现而重合了,图中最下方并排的六个调,记号有六个,实际上音高只有三个,只是记法的不同的等音调,第6、7、8与13、14、15六个调,其中图片78.png调等同于图片32.png调, 图片17.png等同于图片38.png调,图片12.png调等同于图片45.png调,它们互相之间都是键盘上的位置和音高相同,只是五线谱中调号不同,所以上面实际只有十二个调。实际中只用其中一个。见下图:

图片90.png

(四)、调号中升降号的位置不能随便变动:

谱表上作为调号的升降号记在那一条线或间上,上下前后都是有严格的规定,更不能随便更改,任何改动一个记号,整个调号就变成错误的调号了。

如下图:

 图片91.png        

是升种调号时一律都用升号,是降种调号时一律都用降号。

(五)、调号升降号谱首同音位只记一个,其他部位都省略了:

比如以下G调是F线上加一个升号,把键盘上原来的F键改为弹键,虽然谱上F音不止一个位置,但五线谱谱表上的一个音只要加相应的一个升降号就可以,其它的音位就省略了。如下:

图片92.png

(六)、记在谱号后面的调号的效力影响整个谱表:

记在谱号后面作为调号的升降号,它的效力是贯穿整个谱表的,

如下:记在谱号后面的调号的效力影响整个谱表,谱号升记号后面的F音都成了图片17.png。也就是说这个音都在黑键上,符合从C调变到D调的换键的需要。如果要降至原位F音,就得加还原号。

 所以,调号的效力是贯穿整个谱表的。调号与谱号一样必须每行记写。

图片93.png

作为调号的升降号在所有谱表都是规定一个特定的位置记录,一个升降号代表所有音位的改变。谱首“调号”的效力是贯穿后面整个线谱的,并且对上下各个相应位置的同音名的各个音都有效力。

由此可以看出,调号的作用是对于整个谱表而言的,调号不是临时记号。

(七)、如何记住五线谱调号升降号的位置:

五线谱调号的图片94.png升记号最多一共是七个,这七个记号产生的过程是F C G D A E B ,按基本音的唱名就是4 1 5 2 6 3 7 (法 多 手 来 拉 米 西) ,这些位置记熟了,在记写调号的升降号时位置就不会搞错。

图片95.png

五线谱调号的图片96.png降记号最多也是七个,这七个记号的产生过程是:B E A D G C F ,按基本音的唱名是7 3 6 2 5 1 4 ,(西 米 拉 来 手 多 法),以上二句口诀念几遍,记熟了,在写调号的时候就不会写错位置。

图片97.png

(八)、看最后一个升号;找1(多)

升种调号每次变动最右边一个升号必定是7“西”,它上面一个音就是1“多”了。

图片98.png

看最后一个降号;找1(多)

最后一个降号所地在的位置一定是4“发”,知道了4“发”的位置在那里,就能推算出1“多”在那里了。

图片99.png

(九)、数音级找(多):

升号调,找最后一个升号,就是最右边的一个升号,(包括本位)向上数二级,或向下数七就是1(多)。——上2下7 。

降号调,找最后一个降号,就是最右边一个降号,(包括本位),向下数四级,或向上数五级就是1(多)——下4上5。

二个以上的降记号,其倒数第二个就是1(多)的音位:

图片100.png


Copyright © 2023 字母简谱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18158530687
联系人:孙老师
电子邮件:hzsze@163.com
孙老师微信号
孙老师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