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决定一首乐曲的音高——调号
(一)调号、《数字简谱》每一首歌谱的左上角,都记着1 = C、或 1 = D等,这就是调号,调号是用来确定乐曲音高的记号, 1= C 就表示把键盘上的C作为1 (多),后面就跟着 2 3 4 5 6 7 定出音的高低了。(多、来、米、法、手、拉、西、等……前后各个音。)
《数字简谱》是“首调唱名法”的记谱法,(也称:流动唱名法),键盘上每一个键,都能轮流当作1(多),相同道理,每一键也都能当作2(来)……。
(二)音名与调式的主音、主音1(多)音高是那个音名(调号),也就是说是那个键,主音后面整个调式就跟着变动。要了解各个音轮流作主音1(多),曲谱音高的位置就是调的变化,最好办法是在键盘上开始学习,键盘有固定的音高,各个键有固定的音名,音名当初就是根据键盘的结构来规定的。一组键盘一共有十二个音,白键是七个英文字母,C、D、E、F、G、A、B作为音名,黑键的音名用相邻白键的音名加上升降号来表示。音名只用来写、读、看、讨论、不是用来唱的,一个C为主音的大调式音阶(1= C),各个音都在白键上。(如下图:)
全音与半音,是指二个音之间相差的距离关系,全音好比一公里,那半音就好比一华里,二华里等于一公里,二个半音相加,等于一个全音。
键盘上任何相邻的的二个键,它们之间都是半音关系,任何中间隔着一个键的二个音,它们之间都是全音关系。
从半音到全音的分布来规律来看,大调式的结构规律是:二全一半,三全一半。
C大调式结构相邻的音级中,3—4(米—法);以及7—(西—)之间,它们二个白键之间没有黑键,所以是半音 ,其他都是全音。(见下图)
在键盘上,十二个音的任何一个都能作为主音建立一个大调式音阶,但由于大调式中各个半音与全音的关系不能改变,所以除了C大调都在白键以外其它调就都会出现变化音。也就是说要用黑键。
(三)五度相生的转调、按五度相生转调:音高相差五度的二个调,差异最小而关系最密切,例如:把C调升高五度用G作1(多)建立一个大调式,只须把F 升高半音为黑键(#F),就是完整的G 调结构了。(图 1=G )
从1= C 下降五度变换到1= F 调,就是把原来C调1下面五度的4(法)作F调的1(多),只须把B 降低半音为bB就可以了。(图 1= F )
用这样的方法变调,向上行从C开始到G……D……A……一直到F……C调,反过来向下行也可以从C到F到……降B……一直回到G到……C调,这种由相邻五度关系构成的五度循环圈,如下图:
在以上调的五度循环图中。作为主音C为1(多)五度上行与下行十二个音最后产生十五个调,其中1 = B 1 = bC 与1 = bG 1= #F 及1= bD 1 =#C 是三对调号是重合的等音调,实际上只有十二个调,在现实应用中,只记作 1 = B 与 1 = bG 及1 = bD
图中的 1 =bC 与 1=#F 及 1 =#C三个名称实际上是不用的,所以这三个调号,只在理论上成立。
以下是十二种调的键盘图,从下图可以看出各调键盘上每个音位置的变化。为了方便初学者更快地在键盘上掌握变调的过程,再用数字与汉字注释各种调的键盘图。
在乐理讨论中,键盘上的音名常用大写字母,这样有利于了解与记忆。从C调开始
(四)十五个调的键盘图:
上行的调号分别为:1= C、1= G、1= D、1= A、1= E、1= B、1=#F、1=#C
1、1=C大调(a小调)(基本调)
2、1=G大调(e小调)
3、1=D大调(b小调)
4、1=A大调(小调)
5、1=E大调(小调)
6、1=B大调(小调) (不能记作1 = bC) (B调很少使用)
7、1=#F大调(小调)(#F理论上成立,实际上几乎不用,用bG 大调)
8、1=#C大调、(小调)(#C大调只在理论上成立、实际上不用的)
从C调加降记号下行的是:1 = F、1 = bB、1 = bE、1 = bA、1= bD、1 = bG、1=bC
9、1= F大调(d小调)
10、1=bB大调(小调) ( 不能记作1 =#A )
11、1=bE大调(c小调) (不能记作1=#D )
12、1=bA大调(f小调) (不能记作1 =#G)
13、1=bD 大调(小调) (bD大调很少使用)
14、1=bG 大调(小调)(不能记作1=#F)(bG大调很少使用)
15、1=bC大调(小调)(bC大调只在理论上成立、实际上不用的,用B调)
从C调开始下行的第一个是1 = F其余五个黑键,一个黑键虽有升与降二个音名,但这里表达调号的音名是不能随意写,因为《数字简谱》的表达方式,都是从《五线谱》的方式移植过来的,从C调下行的除了F以外都是降号调。所以,《数字简谱》的黑键为主音的调号,都要用降号调,不能记作升记号。
1 = bB( 不能记作1 =#A )
1 = bE (不能记作1=#D )
1 = bA (不能记作1 =#G)
1 = bD (不能记作1 =#C)
1 = B (不能记作1 = bC)
唱歌演奏时,如果觉得音调太低,可以换成一个比原来高一点的调,称作移调, 《数字简谱》移调很容易,只须把左上角的调号改变一下就可以。
《数字简谱》换调虽是容易,但要注意不能随便拿一个调就用,一要注意歌曲中最高音与最低音的位置,歌唱者音域是不是能唱,还有这个曲子,乐器演奏是不是方便,如乐谱常用的音调中,B调很少用到的,因为B调在《五线谱》上的6个升号,键盘上有五个是黑键,无论阅谱与弹奏,都不大方便,再说,B调相隔半个音阶就是C调(西—)所以作曲家们都会把音调定为C调,B调几乎不用,还有bD与bG也几乎不用,一是它在《五线谱》谱表上降号又多,在键盘上又都是黑键,阅谱与弹奏都不大方便。
(五)音域: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童声、七个声部,标图如下,以作参考。